中关村发展集团:做创新发展的坚定践行者


1月8日,北京日报第4版以《中关村发展集团:做创新发展的坚定践行者》整版报道了集团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内容如下:

 

中关村发展集团:做创新发展的坚定践行者

 

  作为北京市委市政府推动中关村示范区发展、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主体平台,中关村发展集团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创新”有着天然联系。作为“十二五”收官之年和“十三五”谋划之年,2015年,在中关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定位下,中关村发展集团的发展更是同“双创”、科技创新中心、“高精尖”、京津冀协同发展等热门关键词密切相连。

  在坚持打造“高精尖”、扶持中小微创新创业重任的同时,集团资产也实现积极增长。2015年集团总资产达到980.6亿元,同比增长10.7%;净资产达到248亿元,同比增长10.7%;实现营业总收入58.7亿元,同比增长4%;实现净利润6.6亿元,同比增长15.1%。

  “过去一年,在全市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集团的发力方向更明确,可配置资源和可使用的工具更多,为’创新驱动’战略释放的能力也更强了。”中关村发展集团董事长许强如是总结。

  一、激活科技创新新动能:“高精尖”产业加速集聚

  2014年以来,作为首都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主阵地和排头兵,中关村发展集团与中关村管委会共同推动中关村在前沿科技项目转移转化和高端产业布局上取得了新突破。做“白菜心”,不做“白菜帮子”。按照全市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要求,瞄准最前沿技术和高端产业集群,围绕大信息、大健康、大环保三大产业,不断增强投资布局科技产业的发展能力。

  首先是围绕集成电路产业,多维度打造生态链。过去一年,集团支持中芯二期40纳米工艺实现量产,28纳米生产线具备每月6000片的装机能力,进一步完善了北京市在集成电路制造环节的产业布局。积极参与集成电路大项目投资运作,完成冠清展锐项目(锐迪科)行使全部认股权,支持紫光展锐整合,英特尔、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跟进入资,打造全球第三大芯片公司。目前集团所拥有的股权估值提升至约14.1亿元,增值41.1%。加快集成电路产业空间布局,提升软件园在集成电路高端领域的产业组织能力,实现集成电路设计园开工建设,推进河北正定集成电路封测基地建设,打造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新高地,提升产业聚集度。完成中关村芯园(北京)公司设立,正推进收购北京集成电路设计园公司IC服务平台资产。

  此外,通过直接投资支持了一批创新企业,其中,易美芯光承担的高亮度LED器件研发技术,在同行业内享有极高声誉。通过基金投资并购了一批大企业、大项目,集成电路母基金出资23.05亿元设立制造和设计两支子基金,制造子基金完成了对瑞典SILEX项目的股权收购工作,设计子基金牵头社会资本对OV项目进行全额收购,打造国内最大的图像传感器设计公司,并联合上海集成电路基金共同投资美国上市公司ISSI项目,将填补中国本土公司在DRAM和SRAM市场供应上的空白。

  同时,全力支持王中林院士纳米能源项目,以中关村微纳能源公司为项目平台,在规划、资金、用地、载体建设和产业孵化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在发改委、管委会、怀柔区政府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实现了项目地块的摘牌,集团在市级资金支持基础上出资1亿元给予支持。积极推动纳米能源技术的转化和产业化,目前研究成果中的汽车尾气过滤器、空气净化器等产业化项目已进入合作研讨阶段。

  中关村发展集团还围绕大信息、大健康产业集群,加强投资布局,所投资的一批项目已经逐渐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新能源汽车领域,长城华冠基于自主知识产权设计了“前途”纯电动跑车,已在新三板挂牌;机器人领域,纳恩博成功收购全球自平衡车的领导者Segway,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智能短途交通行业领导品牌;无人机领域,先后投资了中航智、臻迪科技、致导科技及航景创新等无人机公司,基本形成了行业领域的企业聚集……同时,重点服务落地企业和项目29个,协助北京生命研究所HBV疫苗研发项目、清华大学施一公院士汇诚健华项目落地,协助剑桥大学的可穿戴诊疗设备、麻省理工的医药晶型预测项目在示范区设立公司。

  二、构筑“互联网+”新服务:科技金融助推“双创”热潮

  海淀西北旺,中关村软件园二期一片正在建设的大楼间,刚刚结束装修的“中关村领创空间”大楼闪亮矗立。今年10月,这个由中关村发展集团、软通动力等公司出资建立的中关村领创空间互联运营在北京、保定、硅谷三地正式启动。由于采用众包众筹、多地联动的“线上+线下”运营模式,通过领创空间,全国、全球创业者和创新资源互通有无成为可能,三地可穿越时空界限,实现技术、人才、资本、市场、平台等要素在全球线上平台和线下空间互通。当印度班加罗尔的IT工程师带着疲惫回家时,地球的另一边,他在美国硅谷的同事们刚刚开始一天的紧张工作……争夺技术和市场先机需要争分夺秒,整合全球不同地区的联动研发,则让不同区域、不同时区的人们有了共创创业梦想的可能。

  除了“互联网+”的创新孵化模式,创新科技金融模式,是集团服务中小微企业、助推“双创”热潮的重要途径。今年“创新创业季”期间,中关村发展集团“领创金融”与15家初创企业签订了意义特殊、模式创新的授信协议。成立仅仅半年到一年,有三五十万元的快速贷款需求,是这十多家企业的共同特点。过去,三五万元以下的贷款信用卡可以解决,50万元以上的贷款银行往往也拿下了,而贷款需求在10万元到50万元之间的“夹心层”却面临贷款难的问题——通过大数据贷前审批等创新技术和模式,发展集团创造性推出的“领创金融”,恰恰就为这部分早期创业者解决了难题。

  用大数据做进行全球高端项目和人才团队的资源整合,用“互联网+”提升产业组织能力和平台服务能力——已经成为中关村发展集团在全国扬名的重要法宝。半个月前,来自一个著名的中部地区能源城市市长千里迢迢来到北京,中关村发展集团的办公室。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这座昔日的能源城市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后应该发展什么产业,哪些产业是既能发挥当地优势、又符合全球产业发展大势?这些问题,他们坚信能在中关村得到最好的解答。

“无论是在中关村还是为外地做进行产业布局,我们都会通过大数据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筛选适宜发展的、代表前沿趋势的产业。同时,通过‘互联网+’的模式打通线上线下资源,将人才、金融、产品、市场等丰富资源做出科学灵活的嫁接。”许强说。

  此外,集团与清控科创、盛景网联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为10亿元的中关村天使投资母基金,预计放大带动20到30亿元社会资本进入天使投资,支撑创业者早期融资。基金首期出资3亿元,集团出资1亿元,带动各方市场力量出资2亿元。天使投资母基金成立,将撬动大量社会资金,为创业者带来更多的“天使”,助力成长。

  过去一年,集团加快推进以服务中小微企业为重点的科技金融创新和众创空间打造,并围绕“双创”新需求推出了系列新业务的发展集团,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金融和孵化服务支持上取得了新突破。2015年科技担保公司新增担保额305亿元,同比增长14%;租赁公司新增租赁投放额23亿元,同比增长23%;小贷公司新增贷款额31.5亿元,同比增长10.73%;集团累计参与设立的基金数达到近76支,总规模达687亿元;“百千万”平台已经能够为示范区企业每年提供800亿元的融资支持。

  三、释放创新驱动新活力:创新平台“一核多中心”辐射至郊区

  当市区里雾霾和尾气弥漫,上下班需要在地铁、公交上挤上一两个小时;而在相距七八十公里的地方,一处山清水秀的园区,研发、办公、生活融为一体,骑着自行车从住所到办公室只需要十分钟抵达,作为一名创新创业者,你会不会分外向往?未来几年,一个“长城脚下的创新家园”就将让这样的场景变为现实。

  目前,中关村发展集团正在延庆规划建设一个创新平台项目。这个有着“长城脚下的创新家园”这样浪漫名字的创新平台,将针对中心城区潮汐大流动式人流问题,以组团、居业一体的方式,建设新一代园区,更好承接中关村核心区功能调整,并对河北张家口等周边地区形成引领带动。

  在延庆的新一代园区进入规划设计同时,位于房山的创新平台已经实现运营。该项目位于中关村南部创新城的核心区域,将嫁接整合中关村创新要素、科研院所和创新创业企业资源,打造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服务创新平台,有效疏解和引导核心区企业到京郊创新创业,驱动中关村房山园升级,优化北京“高精尖”产业布局,为京津冀协同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目前,项目已设立了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公司,并正式运营,已有达葩科技、海博思创、精进电动等15个研究项目和创新企业确认入驻。按照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要求,集团在支持与配合海淀区中关村核心区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郊区创新中心平台建设,打造多个创新分中心,推动中关村形成“一核多中心”的创新布局,完善和提升区县创新创业环境。新的一年,集团将重点打造房山、延庆创新平台,进一步向昌平、门头沟、怀柔、顺义布局,逐步形成对十个远郊区的覆盖,提升全市整体创新能力。

  四、探索区域协同新模式 “一司一金”点亮中关村金字招牌

  今年年初,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的保定双子座大厦,由保定市政府交给中关村发展集团全权运营,命名为“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20年长期合作,10年免租金,不干涉具体经营,不设多长时间招多少企业的框框——在过去数十年间,还没有哪个地方的科技园区或是创新中心采用这样的运营模式。

“我们引入的,是会下金蛋的’母鸡’,带来税收、人才、平台、资源,利在长远,利在未来。”保定市长马誉峰如是解释。原来,中关村品牌和先进的运营、管理、服务模式,中关村的“金字招牌”,成了当地比租金更视为珍宝的资源。而越来越多的中关村科技企业,在科研、营销保留在中关村时,也在异地获得了成果转化等更大的发展空间。不只是保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一只只中关村品牌的“金蛋母鸡”,如同星星之火般输送到河北、天津各地。过去一年,发展集团积极对接外埠区域合作,与天津市宝坻区共同建设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牵头组织完成了新城的产业规划、空间规划、投融资规划等工作;积极对接天津滨海新区,配合管委会编制完成共建园区方案;推进河北正定集成电路封测基地建设。

  助力星星之火汇成燎原之势的,是集团围绕产业链构筑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打造资本链的“一司一金、双层架构”区域合作战略构想。

  今年9月,国内首支以京津冀为重点、合作区域最多的协同创新投资基金——中关村协同创新投资基金成立。这支总规模100亿元的基金,由中关村发展集团联合河北保定市、张家口市、承德市、邢台市、邯郸市,天津宝坻区、静海县,辽宁葫芦岛市,河南南阳市、林州市,浙江衢州市、江苏徐州市泉山区、溧阳市和金坛市等14家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采取母子基金双层架构,“1+ 1 +N”模式,即“1”支母基金,下设“1”支协同创新子基金 ,重点投向科技金融、新三板等项目;“N”支面向各合作区域的“协同发展子基金”,重点投向创客空间和当地优质产业项目等。

  与此同时,集团创新区域合作模式,联合中国交建、招商局地产发起成立了中关村协同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集团出资2亿元,积极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链和科技园区产业链。

  明年,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领域,集团将抓好以津冀为重点的外埠项目合作,加快推进宝坻、正定、保定项目,继续对接河南南阳、广西南宁、江苏溧阳、河北涿州等地区合作事项,以轻资产服务带动当地园区升级和产业发展。同时,建立中关村产业数据库和科技企业发展动态资源库,打通中关村与外埠产业对接的线上线下通道,引领和带动中关村要素向区域辐射和延伸。

  五、抢占全球创新制高点:中关村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着眼于建设全球创新中心的中关村,在创新网络的构建和创新资源的配置中,始终从有着全球化的站位。

  为了打造硅谷与中关村互通的创新创业生态链,过去一年,集团在全球创新的最前沿设立海外子公司、合资公司,海外子公司的制度建设、团队建设等工作逐步完成。其中,中关村硅谷创新中心完成了规划设计整改、室内装修及各类第三方中介机构的聘用等工作,并已正式运营,完成了6个项目入孵及8个项目入驻,已举办硅谷高层次华人交流会、海淀创新驿站落户硅谷等多场创新创业大型活动。

  参与全球创新创业的端口不断前移,海外高端项目的投资、孵化与引进力度不断加大。发展集团与斯坦福大学合作设立的丹华基金,正加大对具有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的项目投资,今年丹华基金决策投资项目16个,投资金额1500多万美元,累计投资项目达到28个,投资金额近3300多万美元。集团在渥太华的孵化中心投资与运营良好,在孵项目6个。此外,还完成了剑桥Achilles公司在中关村落地。

  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周云帆提出了落实未来工作的“三项标准”,就是要把“有没有推动示范区的领军企业成为世界级的大企业,有没有推动示范区产生世界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有没有推动示范区成为世界一流的创业创新中心”作为评判标准,以三个“有没有”来衡量我们的路径是否正确、工作是否到位。

  未来,发展集团将深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按照“引进来、走出去、在当地”的思路,坚持以硅谷为中心,辐射北美地区,并向欧洲大陆拓展,加快开拓中关村国际化新局面。一方面,深化和拓展北美布局。在进一步提升中关村硅谷创新中心的基础上,推动在西雅图、波士顿等地区设立中关村创新中心。进一步扩大丹华基金的影响力,支持丹华基金II期建设,加大对具有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的项目投资。推动海外并购和母基金设立。另一方面,将积极探索在德国海德堡设立创新中心,为中关村企业和投资者在欧洲的业务拓展提供支撑服务。三是进一步完善中关村境外联络处工作机制,发挥好境外桥头堡作用,不断提升中关村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服务水平。

 




上一篇:中关村发展集团:将创新融入发展血液 下一篇:【新华网】中关村驻芬兰代表获得狮子勋章